test
專題探討

溫州商人林春平收購美銀行疑點重重



資料更新時間:2012/03/07

美國德拉瓦州在大陸翻譯成〝特拉华州〞

以下新聞是一位大陸溫州商人成立德拉瓦公司的故事,提供大家參考。

兩岸政府對公司的設立,是採取管制的作法;資本額要實際到位、政府對資本額要執行登記管制。

但在香港,甚或英、美,當地政府對公司設立僅做登記與歸檔,至於登記資本額有沒有到位?這應該是由往來廠商自己要去查證,政府不管;

因為環境型態的不同,這讓溫州林姓商人,有操作的空間。

另外一提,這也是為何國外常要求提供〝銀行推薦函〞,作為企業往來信用參考。

 

 

溫州商人林春平收購美銀行疑點重重

20120306  來源: 金陵晚報

 

 若問年後最紅的人物是誰,有兩個林姓的人不可不提:球員林書豪和溫州商人林春平。不同的是,林書豪的傳奇是球場上打出來的,而林春平收購美國的“大西洋(600558)銀行”卻疑點重重。

 

 “美國大西洋銀行原由猶太人控股,華人收購了猶太人控制的銀行,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這是林春平對自己的評價,但記者調查發現,無論是被收購的美國“大西洋銀行”,還是更名後的“新滙豐銀行”,都難以在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和德拉瓦州政府網站上查詢到。

 

 收購德拉瓦州“大西洋銀行”?

 

 “美國大西洋銀行原由猶太人控股,華人收購了猶太人控制的銀行,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這是林春平對自己的評價。

 

 消息來源於林春平的自述:去年6月,他從對方開價6億美元,到最後談判至6000萬美元的代價,收購已破產的有著85年歷史的德拉瓦州美國“大西洋銀行”,20111111日,這家“銀行”改名為新滙豐銀行開始試營業。

 

 不過,在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的官方網站中,記者查到,現有運營銀行裡,沒有一家叫做USA NEW HSBC FEDERATION CONSORTIUM INC的銀行。FDIC是美國國會建立的獨立的聯邦政府機構。在其官方網站上,有其監管下的2000-2012年間的所有破產銀行名單,也有現在正在運營的所有銀行名單。

 

 另外,林春平稱他收購的美國“大西洋銀行”位於德拉瓦州。在FDIC官網統計列表中,2000年到2012年間破產的銀行,共450多家,其中銀行名稱含有Atlantic(大西洋)的有三家,均不在德拉瓦州,且收購它們的均是美國本土銀行。

 

 為進一步查證“大西洋銀行”,記者在德拉瓦州政府官方網站上查詢了企業註冊資料。

 

 記者發現,德拉瓦州帶有“Atlantic”和“Bank”字樣的只有 “ATLANTIC BANKING CORPORATION”19781116日註冊,已於198431日倒閉。

 

 記者向林春平諮詢“大西洋銀行”的詳細情況,林春平稱涉及保密協議,不能透露大西洋銀行的英文名稱等資訊。

 

 記者已向德拉瓦州金融監管機構發出郵件諮詢,截至目前,尚未得到回復。

 

 “新滙豐”是一家銀行?

 

 為證實“新滙豐”銀行的存在,林春平向記者提供了相關證明材料。

 

 一個是英屬維京群島“春平國際金融控股集團”的執照,一個是美國德拉瓦州註冊處發的證照,一個是銀行內部股票,一個是該州註冊處出具的證明,證明他是這家銀行的老闆。

 

 這些材料上的公司全名都是USA NEW HSBC FEDERATION CONSORTIUM INC(直譯是“美國新滙豐聯邦財團股份有限公司”),林春平手指著公司全名對記者說:“你懂不懂英文啊?看看,這是不是新滙豐銀行?”

 

 記者在德拉瓦州政府網站上查詢到的結果是,“USA NEW HSBC FEDERATION CONSORTIUM INC”(以下簡稱“新滙豐”)確實有註冊,日期是2011128日,這與林春平此前對外講的8月註冊的時間並不吻合。

 

 另外,“新滙豐”註冊的Entity Type(實體類型)是GENERAL(普通)公司,並非BANK(銀行)。記者對比了其他在德拉瓦州註冊的銀行資料發現,其Entity Type均為BANK

 

 代理“新滙豐”註冊的公司Agents and CorporationsInc就此事回復記者:“作為一個註冊代理公司,我們不能夠告訴其他人我們的客戶是做什麼的,而且他們沒必要向我們報告他們做什麼,我們也不會知道客戶註冊公司是用作銀行還是其他機構。”

 

 記者諮詢FDIC,得到的答覆是,在美國,如果一家機構註冊的性質是GENERAL,可以做對沖基金等金融投資相關業務,但不能做銀行業務。

 

 湖北英達律師事務所涉外律師黃潤春告訴記者,如果林春平真是收購了大西洋銀行,他要更名成別的銀行的話,只需變更出資人和股東名稱,不能變更實體類型BANK,一旦變更了,則不再是銀行性質,而且被收購銀行的註冊日期也不用變更,但林春平的“新滙豐“是在2011128日新註冊的,這與林春平所說的大西洋銀行有85年歷史並不一致。

 

 記者在德拉瓦州政府網站上,查到了截至201211日德拉瓦州所有的金融機構名單,裡面也沒有“新滙豐銀行”。

 

 截至目前,林春平也沒有拿出證明“新滙豐”是銀行的審批文件。

 

 一年有數十億的產值?

 

 他號稱一年有數十億的產值,但是,在他的寫字樓辦公區,充滿各種不合常理的情況。

 

 寫字樓位於溫州市蘭江路188B4樓,公司員工不到20人。記者連問4個人,對方都說是新進公司不久,不清楚公司業務。

 

 該公司除了財務部有5個人外,市場行銷部才兩個人,且這兩人還兼做人力資源和行政部工作,其中一位劉先生說,他們兩人一年要做幾個億的業務。但是,記者發現,他們辦公桌上只是擺放了電腦,資料夾和筆記本都是新的,沒有任何檔,還有幾個辦公桌都是空空如也,沒有辦公的痕跡。劉先生解釋:“現在的企業運轉模式,已經不是常規的了,人的思維要轉變。”

 

  林春平的公司確實多得讓人眼花繚亂。在他的名片上,寫著9個公司的董事長,包括溫州雙頻實業有限公司、溫州春平麗泰米業有限公司、溫州春平商貿有限公司、溫州中壽進出口有限公司、國內新滙豐聯邦財團、美國新滙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英屬維爾群島國際金融控股集團、馬來西亞皇家春平國際有限公司等。

 

 林春平介紹,雙頻公司生產和銷售皮革,春平商貿做大米和皮革銷售,中壽進出口做皮革和鞋。為了核實情況,記者來到“中國春平集團”網站上顯示的“中國總部”地址——位於溫州興平路28號的雙頻工業園。“溫州雙頻實業有限公司”幾個字刻在廠房外牆上,門口貼著文具用品方面的招聘廣告。記者想進廠核實,但被阻攔,門口保安說:“廠區內只做筆,沒有生產皮革和其他的,工廠有200多個工人。”

 

 林春平還介紹,自己在溫州有十多家工廠。

 

 記者希望進廠參觀,幾經要求後,林春平吩咐手下3人開車帶著記者,輾轉一個多小時,來到仙岩鎮名登鞋業廠區。記者詢問這裡的工作人員,他們表示並不認識林春平。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