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
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以下簡稱〝四大品牌〞),是上海更好落實和服務國家戰略、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載體,是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舉措,也是上海當好新時代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重要行動。現就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動高品質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明確全力打響“四大品牌”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追求卓越的發展取向,面向全球、面向未來,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準,把全力打響“四大品牌”與落實和服務國家戰略相結合,深化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五個中心”和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加快提升城市核心功能,進一步增強輻射帶動能力;與率先推動高品質發展相結合,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生產和消費升級需求,持續擴大優質服務和先進技術產品供給,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與著力創造高品質生活相結合,切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社會評價是第一評價、社會感受是第一感受,著力提升服務物件、消費者和市場主體的獲得感,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與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相結合,聚焦打響品牌過程中的體制機制難題,充分發揮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上海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大力弘揚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不斷彰顯功能優勢、增創先發優勢、打造品牌優勢、厚植人才優勢,著力構建新時代上海發展戰略優勢,全面提升城市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加快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最高標準、最好水準,切實增強服務國家戰略能力。
打響“四大品牌”是更好落實和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要緊密結合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五個中心”和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把打響“四大品牌”作為服務國家戰略的再聚焦、再落實、再提升,增強城市核心功能和服務能級,增強服務長三角、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服務“一帶一路”和服務全球的能力,增強上海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能力。
2.堅持著眼品牌、著力打響,協同推進“四大品牌”聯動發展。
打響“四大品牌”,既各有側重又有機統一。“上海服務”重在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和輻射帶動能力,“上海製造”重在強化創新驅動和擴大高端產品技術供給,“上海購物”重在滿足和引領消費升級需求,“上海文化”重在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要整體規劃,發揮上海品牌集成度高的優勢,選擇發展基礎好、輻射帶動強、打得出打得響的重點領域率先突破,促進“四大品牌”聯動發展,在深度融合中,放大品牌建設的協同效應。
3.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多主體作用。
打響“四大品牌”要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市級層面要加強頂層設計、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區級層面要注重發揮特色優勢、錯位發展。要突出企業主力軍作用,讓更多知名品牌走向國際、馳名中外。要發揮好社會組織、行業協會、智庫機構、新聞媒體等多主體作用,提高人民群眾參與度和獲得感,奏響全社會共同打好“四大品牌”的交響樂。
4.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著力形成久久為功的長效機制。
打響“四大品牌”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立足當前下更大功夫,更要著眼長遠持續發力。近期重點是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常態長效工作機制,形成打響“四大品牌”的“1+4+X”工作框架體系,加快推進實施本意見及4個首輪三年行動計畫,將首批推出的四十三個專項行動落地落細,確保開好局、起好步。未來通過滾動實施三年行動計畫,拉長板、補短板、樹樣板,將“四大品牌”塑造成為響亮恒久的金字招牌和馳名中外的城市名片。
(三)總體目標
經過全社會共同努力,上海“四大品牌”的認知度、美譽度、影響力顯著提升,服務國家戰略的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彰顯高品質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標杆引領效應顯著擴大,經濟發展新增長點、新動能加快培育壯大,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名企、名家、名師、名校、名醫、名院、名勝、名品、名園、名店、名街、名展、名賽、名節、名會等,在全面服務國家戰略中,加快構築新時代上海發展戰略優勢。
——打響“上海服務”品牌。在持續擴大上海優質服務供給規模的基礎上,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全面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明顯提升,基本確立全球性人民幣產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地位,基本建成全球貿易投資網路的樞紐服務城市,基本確立航運服務全球樞紐節點地位,基本建成全球創新網路的重要樞紐。到2020年,服務經濟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保持在70%左右,建設形成10個左右服務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服務領域湧現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企業,“上海服務=優質服務”的感受度和認知度全面加強。
——打響“上海製造”品牌。製造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產業集群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建成國際高端智造中心,加快邁向全球卓越製造基地。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製造業產值占全市製造業總產值比重達到1/3左右,打造2個、培育4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品牌經濟貢獻率明顯提高,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製造領域名稱品、名企、名家、名園。
——打響“上海購物”品牌。建設面向全球的消費市場,不斷擴大國內外消費吸引力,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湧現,品牌集聚度、時尚引領度、消費創新度全面提升,消費者體驗度、獲得感、滿意度明顯增強,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城市。到2020年,消費對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保持在60%以上,打造2條世界級商街、10個國內一流商圈、20個特色商業街區,打響50個具有鮮明上海特色的新品牌和50個老字號。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海紅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全面打響,城市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城市文化特質更加彰顯,文創產業更加發達,文化事業更加繁榮,文化交流更加頻繁,文化人才更加集聚。到2020年,文創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3%以上,打造2個以上平臺級新媒體、2家以上國內領先的新型主流媒體集團。
二、全力打響“上海服務”品牌,加快構築新時代上海發展戰略優勢
全力打響“上海服務”品牌,要緊扣擴大服務供給、提高服務品質、創建服務品牌、優化服務環境等關鍵環節,以服務水準領先度、服務功能輻射度、服務物件感受度、服務品牌美譽度為衡量標準,弘揚追求卓越的服務理念,堅守公平普惠的服務取向,強化改革創新的服務意識,宣導開放包容的服務精神,著力提升服務物件、消費者和市場主體對上海服務的感受度和獲得感,推動“上海服務”成為優質服務、高端服務的代名詞。
(一)增強城市核心功能,做強做優“上海服務”品質
聚焦服務功能、服務經濟、服務民生、服務環境,全方位推進“上海服務”品牌建設。服務功能要體現集聚輻射帶動能力,著力提升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功能,更好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全面提高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服務國家戰略能力。服務經濟要實現高品質發展,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高端化拓展,加快培育服務經濟新動能,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服務業品牌企業和特色集聚區,全面提升服務經濟能級。服務民生要創造高品質生活,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提升,全面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水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個性化、高品位的服務需求。服務環境要對標國際一流,深化服務領域改革,擴大服務業開放,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加快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為打響“上海服務”品牌提供優質高效的政府服務。
(二)聚焦服務功能、服務經濟、服務民生,加快實施一批專項行動
堅持對標國際、爭當樣板,加快實施十三個專項行動。圍繞增強服務功能,加快實施提升金融、航運、科技創新服務能級等三個專項行動。圍繞提升服務經濟能級,加快實施提升專業服務能級、建設國際會展之都、建設國際設計之都等三個專項行動。圍繞服務民生,加快實施擴大上海優質教育供給、建設亞洲醫學中心、建設國際老年友好城市、建設世界著名旅遊城市、建設國際體育賽事之都、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能級、深化“青春上海”志願服務等七個專項行動。
三、全力打響“上海製造”品牌,加快邁向全球卓越製造基地
全力打響“上海製造”品牌,要適應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塑製造業生態體系的新趨勢,緊密結合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大力發展高端製造、品質製造、智慧製造、綠色製造,超前佈局未來前沿產業,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著力提升上海製造在品質、標準、研發、設計、管理等方面的核心競爭力,推動“上海製造”成為引領製造強國建設的新標杆,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和製造品牌。
(一)深化創新轉型升級,加快培育“上海製造”新優勢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優質產品供給能力,推出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社會美譽度高、品質效益好的製造精品,持續提升“上海製造”競爭新優勢。加快建設世界級新興產業發展策源地,從產業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平臺建設、企業創新能力、技術改造等方面著力,強化創新驅動,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服務型製造,實現軍民深度融合。加快重點轉型地區新興產業培育和佈局,推動成為產業新增量的載體、高品質發展的示範。加快建設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打造汽車、電子資訊2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培育民用航空、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綠色化工4個世界級產業集群;促進長三角區域產業協同,加快形成產業聯動緊密、分工協作合理的區域產業鏈佈局,促進園區高品質發展,共建長三角世界級產業集群。加快建設世界級製造品牌彙聚地,不斷提升“上海製造”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的能力水準,圍繞消費品改善供給、高端裝備自主突破、智慧產品反覆運算升級、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等領域打造一批名品,聚焦世界一流企業、“獨角獸”企業、“隱形冠軍”企業三層梯隊培育一批名企,培育以卓越科學家引領、卓越企業家運營、精工巧匠支撐的名家隊伍,以世界級品牌園區、特色產業基地為重點塑造一批名園。
(二)圍繞加快邁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高端,加快實施一批專項行動
以創新驅動、提質增效為主線,堅持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服務化,加快實施十個專項行動。圍繞世界級製造品牌彙聚地建設,著力打造一批名品、名企、名家、名園,加快實施名品打造、名企培育、名家彙聚、名園塑造等四個專項行動,整合配置全球製造業高端要素資源。圍繞研發設計、產品行銷、延伸服務、品質提升、標準引領、精細化管理等環節多點發力,加快實施技術創新、品牌創響、品質創優、融合創智、集群創建、綠色創先等六個專項行動,持續優化提升“上海製造”產業鏈、價值鏈。
四、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加快建設國際消費城市
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要緊緊抓住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重大機遇,主動順應消費升級大趨勢,以支援品質消費、時尚消費、服務消費為發力點,以彙聚豐富的消費品牌、創造便利的消費環境、打造特色的知名商圈為抓手,繁榮都市商業,更好滿足需求、創造需求、引領需求,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城市。
(一)對標國際消費城市,全面提升“上海購物”全球影響力
堅持從供需兩端發力,培育知名消費品牌,打造特色消費載體,優化消費服務環境,不斷增強“上海購物”的吸引力。聚焦新消費、新體驗,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上海購物”品牌。更加注重以新供給引領新消費,支持新興消費品牌蓬勃發展,促進傳統消費品牌提質升級,加快老字號改革創新發展,著力打造全球新品首發地、高端品牌首選地、原創品牌集聚地。更加注重線上線下融合,支援互聯網、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應用,促進智慧零售、綠色零售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著眼“買全球、賣全球”,建設一批具有全球知名度的“上海購物”平臺。充分發揮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溢出效應和放大效應,打造一批國際消費品集散功能平臺,建設國際高端知名品牌“引進來”和本土自主品牌“走出去”的橋頭堡。著力擦亮上海購物節、上海時裝周等名片,實施“上海購物”全球推廣計畫,全面提升“上海購物”的國際知名度和全球影響力。依託“購物+”系列消費促進平臺,深化會商旅文體聯動,用好上海自貿試驗區平臺,擴大境外特色優質產品供給,著力擴大外來消費,積極引導境外消費回流。著力強硬體、優軟體,營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上海購物”環境。優化商圈、商街、商場、商鋪等商業設施規劃佈局,加強資訊、物流、旅遊、交通等商務基礎設施建設,在提升軟硬體水準中營造優質舒適的消費體驗。建立開放包容審慎的監管制度環境,探索以商務信用為核心的現代流通治理模式,構建涵蓋跨境消費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引導市場形成誠實守信、服務致勝、放心便捷的消費環境。
(二)聚焦消費升級、消費環境改善、知名品牌培育,加快實施一批專項行動
對標國際優環境,面向全球塑品牌,加快實施八個專項行動。圍繞打造面向全球的消費市場,實施新消費引領、消費總動員等兩個專項行動,著力增強全球消費的吸引力和輻射力。圍繞創造對標國際的消費環境,實施商業地標重塑、會商旅文體聯動、消費環境優化等三個專項行動,著力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和體驗度。圍繞彙聚更多更響的消費品牌,實施消費品牌集聚、老字號重振、消費名片擦亮等三個專項行動,集聚全球高端知名品牌,促進老字型大小品牌傳承創新,推動消費節慶品牌常辦常新,不斷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和獲得感。
五、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
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要緊密對接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傳承中華文化精髓,吸收世界文化精華,激發“文化源頭”的創新創造能力,做強優勢文創產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著力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和標誌性文化地標,進一步培育弘揚城市精神,加快建成更加開放包容、更具時代魅力的國際文化大都市。
(一)增強文化軟實力,著力擦亮“上海文化”金名片
全面做好文化資源利用、人文精神彰顯、文化產業發展、文化服務供給,精心塑造一批海派特色突出、城市特質彰顯、內涵價值豐富、感知識別度高的國際國內知名文化品牌。用好用足文化資源。充分利用上海豐富的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資源,紅色文化要完善傳承、創新、傳播、開發體系,發掘保護建黨歷史資源,建設思想理論創新和傳播高地,打造紅色文化旅遊品牌;海派文化要強化交流、融合、創新,以“上海名人”“海派地標”“歷史事件”為載體傳承上海城市文脈,以“五年百部精品創作”為抓手打造海派文藝高峰,辦好重大國際性文化節慶活動;江南文化要加強特色歷史風貌和文化遺產保護,賦予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表現形式,增強市民的文化認同感、歸屬感、尊崇感。做強做優文創產業。結合實施上海文創“50條”,推動影視、演藝、網路文化等重點領域創新突破,加快建設全球影視創制中心、全球動漫遊戲原創中心、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和亞洲演藝之都,以深度融合、整體轉型為路徑打造新型主流媒體集團,提升上海文化的原創力、輻射力、影響力。共建共用公共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擴大優質公共文化供給,升級改造“文化上海雲”,促進文化與教育、旅遊、體育等融合發展,讓市民共用高品質文化服務。激揚弘揚城市精神。深化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讓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深入人心,全面提升市民精神氣質和文明素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二)聚焦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加快實施一批專項行動
圍繞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著力彰顯文化自信和文化底蘊,加快實施十二個專項行動。發掘傳承紅色文化,加快實施“開天闢地——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理論研究傳播品牌建設等兩個專項行動。創新融合海派文化,加快實施城市精神弘揚、人文歷史展示、媒體創新發展、文藝高峰攀登、文教結合提升、品牌節展提質、公共文化服務增效、文創產業騰飛等八個專項行動。保護利用江南文化,加快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江南文化研究發掘展示等兩個專項行動。
六、強化制度和要素供給,營造全力打響“四大品牌”的良好環境
(一)加強政府服務創新
圍繞全力打響“四大品牌”,持續深化政府服務和管理效率變革,增強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當好“店小二”,加快建設整體協同、高效運行、精准服務、科學管理的智慧政府服務品牌。全面實施《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行動方案》,推動審批和服務流程再造,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深化“證照分離”“照後減證”改革試點,實現市場准入審批事項改革全覆蓋,進一步降低市場准入門檻和制度性交易成本;著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切實提升企業獲得感。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打造“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品牌,逐步實現面向市場主體和市民的服務事項一網受理、全市通辦、只跑一次、一次辦成,為全力打響“四大品牌”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發揮功能平臺和載體項目支撐作用
強化園區載體、重大功能性專案、服務平臺、品牌機構的引領帶動作用,大力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和資源,著力塑造體現集中度和顯示度的“四大品牌”地標。高品質建設園區載體和重大專案,建設一批品牌效應明顯、產業高度集聚、配套功能完善的服務業創新發展示範區,著力提升張江、臨港、世博、虹橋商務區等重點園區發展能級,加快推進桃浦、南大、吳淞、高橋、吳涇等重點區域轉型升級,打造“中華商業第一街南京路”“百年淮海路”“陸家嘴時尚消費新座標”等商業地標,塑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黃浦江濱江文化長廊、江南水鄉古鎮等文化地標。高水準辦好重大展會和節慶活動,精心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廣告節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展會和節慶活動,放大城市品牌效應。積極吸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等國際品牌機構和品牌評估企業落戶,引進和培育一批“四大品牌”龍頭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支持一批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做大做強。
(三)著力厚植人才優勢
抓人才是上海構築戰略優勢、打響戰略品牌、實現戰略目標的第一選擇和最優路徑,要對接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的人才需求,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幹事創業的機遇之都吸引人才,以生態宜居的人居環境留住人才。加強人才政策系統集成,在全面落實上海人才“30條”基礎上,堅持“量身定制、一人一策”,實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加快培養和集聚“四大品牌”建設的緊缺人才,吸引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科學家、大企業家、大藝術家等高端人才,彙聚一批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名家、名師、名醫、名人。“上海工匠”是提升“上海服務”品質、擦亮“上海製造”品牌、提高“上海購物”美譽、促進“上海文化”傳承的關鍵,要實施重點領域技能提升計畫,造就一批世界級工匠、老字號技藝傳人、標誌性服務大使,為打響“四大品牌”提供人才支撐。強化人才服務意識,營造愛才惜才、宜居宜業的人才發展環境,完善住房、落戶、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讓上海成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實現夢想的熱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四)健全品牌建設保障機制
聚焦標準、法治、誠信、資金等關鍵環節,著力夯實品牌建設保障工作。強化標準引領,加強標準制定和修訂工作,對標國際提高上海產品和服務的標準水準,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的“上海品質”協力廠商品牌評價認證機制。強化法治保障,推進完善商標、版權、專利等法規規章,實行嚴格的市場監管和執法,依法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強化品牌誠信,宣導“守契約、講誠信”的品牌經營理念,加強信用應用,深入開展品質提升行動,健全產品品質、智慧財產權等領域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強化資金支持,發揮好本市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品牌發展專項資金、標準化推進專項資金等支持作用,鼓勵社會資本加大品牌建設投入。
七、抓好全力打響“四大品牌”的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
強化組織領導,依託市服務業發展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市推進《“中國製造2025”上海行動綱要》工作領導小組、市商務工作領導小組、“上海文化”品牌建設領導小組等,建立健全統籌協調推進機制,做好打響“四大品牌”重大政策措施的統籌謀劃、工作聯動和資源整合。強化協同推進,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資訊化委、市商務委、市委宣傳部等部門要切實發揮牽頭作用,分別協調推進落實好打響“四大品牌”三年行動計畫;各相關部門要根據打響“四大品牌”三年行動計畫,抓緊制訂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工作推進路線圖、時間表及相關責任分工;各區要緊密結合全市打響“四大品牌”總體部署和實際需要,制定實施意見或行動計畫,既充分發揮區域特色和優勢,更突出強化品牌建設的整體效應。形成多方合力,切實發揮園區、企業、行業協會、社會組織、智庫等多主體作用,形成全市打響“四大品牌”的合力。
(二)加強宣傳推介和輿論引導
加強政策宣傳,從服務物件、消費者和市場主體等角度,組織開展靈活多樣的打響“四大品牌”相關政策宣傳解讀,著力提高政策知曉度和執行力。加強輿論引導,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平面媒體、互聯網等媒體作用,開辦“四大品牌”專題節目或欄目,全面宣傳“四大品牌”建設的改革創新實踐,總結推介打響“四大品牌”的成功經驗和典型案例。加強品牌塑造,緊密結合招商引資、賽事節慶等活動,聚焦品牌產品、技術、專案、企業及相關領軍人才等重點,拓展“四大品牌”宣傳推介範圍;積極開展“四大品牌”專題研究和舉辦相關研討會,全面擴大“四大品牌”國內外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加強督促檢查和考核評估
健全多層次考核機制,壓實落細打響“四大品牌”各項任務、專項行動和重點舉措,確保打響“四大品牌”工作責任落實到位。建立全過程督促檢查機制,建立打響“四大品牌”工作推進責任清單、問題清單、措施清單制度,定期跟蹤督查打響“四大品牌”工作推進落實情況,加快形成激勵約束機制。完善開放式評估評價機制,綜合運用協力廠商評估、社會監督評價等科學評估工作效果,探索建立打響“四大品牌”評價體系和指標體系,委託專業機構適時開展評估評測,充分發揮績效考核和科學評估對打響“四大品牌”工作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