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吳父鄉/台北報導】 2011.03.16 03:55 am
大陸台資企業長期缺乏優秀的財務長或財務人員,包括會計師及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除財務專業,有意赴大陸任職,更需具備溝通協調技巧、執行力以及公關能力。
「台灣經驗不等同大陸經驗」。大陸中小板上市公司漢鐘精機財務長邱玉英建議,有鑑於台灣與大陸法令的不同,她建議有意赴大陸發展的財務專業人員,應預先熟悉大陸的公司法與各項稅法;若公司有上市規劃者,財務人員也應主動補強大陸的證券法規。
大陸進出口程序特別繁複,加上實施外匯管制制度,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蔡松棋提醒,台商財務人員需多加涉獵海關、稅務等相關專業知識。
相較過去大陸台商籌資管道僅限於業主自有資金或向銀行借貸,隨著台商在大陸規模已從小型企業成長為中型或大型企業,融資管道與財務操作勢必靈活與多元,這也代表著大陸台商對財務人員的專業需求越來越大。
同樣也是在大陸中小板上市的昆山金利科技財務長張渼楦就稱,公司於2010年4月上市後,財務人員除追求更嚴謹、專業的財報品質外,更需兼具備統籌公司財務操作的專業能力。
公關能力也很重要。邱玉英坦言,財務人員的社交能力能適時替公司加分;爭取到更有利的位置,包括地方官員、稅務機構、銀行、協力廠商,都是維繫關係的重點對象。
而社交場合的基本工具就是「酒量」,這讓很多初到大陸工作的專業人員不適應。邱玉英稱,相較於台灣企業對財務人員的要求僅限於財務會計專業,大陸財務人員更要扮演企業對外溝通的窗口,頻繁參與各種社交場合,個性木訥的財務人員,較不適合在大陸發展。
除與外部單位建立良好互動,對內的溝通協調能力與執行力則攸關公司政策是否能具體落實。有鑑於兩地人員素質與文化差異,蔡松棋認為財務人員一定要有使命必達的毅力和決心,並且花更多心力在員工溝通、進度跟催,以利公司政策落實。
邱玉英也提醒,很多台籍財務人員初上任時,常抱著「自我感覺良好」的態度面對大陸同事,反而造成互動上最大的磨擦。
但她也肯定,只要台灣財務人員願意融入當地生活、接納大陸文化,通常經過一至兩年的調適磨合後,不論在工作能力或是職涯發展,都有較好的表現。
換跑道 要有生根打算
大陸台資企業優秀財務長或財務人員的缺口長期存在。專家指出,這與台灣專業人士普遍缺乏融入當地生活的具體規劃有關。
即便兩岸已經直航,台灣還是有很多專業人士不願赴對岸工作,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蔡松棋,這與需放棄台灣現有的人脈、家庭與生活圈有關。
他建議,有意赴對岸發展者,最好抱著「落地生根」的決心,在大陸重建自己的生活圈;包括家庭生活、子女就學都需一併考量。至於如何重建,他稱:「或許在大陸念一個EMBA 學位,會是個好方式」。
漢鐘精機財務長邱玉英指出,衡量大陸財會科系畢業生起薪僅人民幣3,000至4,000元(約新台幣1.3萬至1.8萬元),又對當地法令、財會制度有較高的熟悉度,在基層職缺部份,台資企業普遍傾向雇用當地員工。
但公司非常歡迎在台灣已具備三至四年相關工作經歷,年約30 歲的財務會計專業人員赴大陸工作。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杜啟堯稱,從會計師事務所人員流動觀察,的確有許多同事在磨練幾年後,轉赴大陸台商企業任職。
杜啟堯分析,包括查帳稽核、稅務規劃等專業能力,是台商最迫切需求的,尤其是有意回台上市的企業,多願聘雇具有會計工作資歷的專業人士。此外,會計與財務工作同屬長期高壓、高耐心等特性,轉職後幾乎如魚得水,有意赴大陸發展者或可將其列入職涯規劃。
昆山金利科技財務長張渼楦認為,隨著台灣產業外移,除非在台灣已獲頂級的工作機會,否則他鼓勵台灣財務專業人員能勇於嚐試,勇敢赴大陸工作,不僅開拓眼界,也能替自己職涯開創較好的發展機會。
【2011/03/16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