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引而未發 稅收、匯率細則待定
作者 李雋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時間 : 2014-10-27 05:43
“過去一段時間紅籌在香港受關注程度不算高,直至近期央企改革推進才再受關注。事實上,一些內地投資者比境外投資者對這些企業更熟悉,不少消費者都是這些企業的客戶”。
自上週五證監會例會未宣佈滬港通啟動具體時間,近日關於滬港通或被擱置的消息甚囂塵上,且上周上證所也取消了原定舉行的滬港通開通彩排儀式。
多位業內人士稱,截至目前,從印花稅和股息稅的處理,到貨幣兌換匯率額度的細節等各方面,滬港通還有大量政策上的問題未能明確,只有在開通前明確下來,才能保證開通後交易的順利進行。
稅收細則待出
在印花稅稅率方面,儘管內地和香港都是千分之一的收費,但對香港投資者而言,因為“買賣雙方均須繳付”,但內地A股只需要賣方交付,所以這方面成本大約是內地投資者的兩倍。
香港投資人士溫天納對《第一財經日報》稱,在稅務處理原則上,一切安排涉及交易所及政府稅項問題,必須由兩地機構及政府機關抱著互惠互利的長線取態,克服短線利益。印花稅安排應該是根據交易地的要求進行,否則會出現混亂,對其他QDII、QFII以及RQFII投資者造成混亂甚至是不公。
有業內人士認為,相比投資H股而言,通過投資紅籌股和其他港股的最大優勢,是因為股權架構在境外,相對H股需要繳納10%的股息稅,投資紅籌股因為可以享受免股息稅的優惠,對內地長期投資者有不少吸引力,不少內地投資者也早已經直接在香港開戶投資紅籌股等。
溫天納認為,預計滬港通將免征股息稅,不過未做出最終決定。按現行規定,香港不徵收股息稅,但對於交易H股的外國機構投資者,內地徵收10%的股息。監管機構曾非正式表示滬港通機制不適用中國資本利得稅。若向內地投資者徵收股息稅的話,會降低滬港通的潛在交易規模。
香港匯業證券策略師岑智勇對《第一財經日報》稱,過去一段時間紅籌在香港受關注程度不算高,直至近期央企改革推進才再受關注。事實上,一些內地投資者比境外投資者對這些企業更熟悉,不少消費者都是這些企業的客戶;而從稅收角度看,紅籌股也的確有更大吸引力,除了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外,其餘紅籌股投資者都無需繳納股息稅。
兌換規模有望放寬
香港金融管理局相關資料顯示,個人客戶可以進行人民幣與港元之間的雙向兌換,現鈔兌換每人每次不超過等值20000元人民幣,通過存款帳戶兌換每人每天不超過等值20000元人民幣。
溫天納認為,目前滬港通很多細節其實尚未厘清,稅務、交易結算、如外匯等等,在匯率問題上,預計是以香港的現有離岸人民幣作為交易基礎,不存在投資者在沒有人民幣的存款下,突然期望大手買入A股,因此目前每天2萬元人民幣的限制其實需要放寬。事實上,目前有人民幣存款的投資者可能不存在投資A股的需求,同樣目前沒有人民幣存款的投資者可能存在龐大的投資A股需求。
由於所有報價都是以人民幣結算,因此匯價問題,適宜以投資者所在地的匯率作為計算基準。交易貨幣是人民幣,在貨幣結算上,估計內地投資者兌換人民幣為港幣時(其實是由中間的官方結算機構負責,內地投資者不可自行兌換),會在內地以在岸價對換,再由結算行處理,而離岸交易,則在離岸進行,按照離岸匯率計算。
一位香港銀行業高管亦認為,滬港通開通前,至今香港金管局和港交所都從無提及境外投資者可以即時無上限兌換人民幣,這些法規本來預期在9月的時候就會放開,但至今未有消息。另外,是否有機構會無上限在香港提供人民幣給投資者,這也需要確認,只有這些機制在滬港通正式開通前,都必須最終確立下來,才能保證開通後交易的順利進行。
港交所相關資料顯示,每日額度限制下滬港通每日跨境交易的最高買盤淨額,北向每日額度為人民幣130億元,南向每日額度為人民幣105億元。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此前表示,滬港通是在內地資本專案尚未完全開放的情況下推出的一項創新計畫,在試點初期設置額度管控,是為了平穩有序、風險可控地推出這一計畫。在運行順利後,相信兩地監管機構將在綜合考慮額度使用程度、運行情況、以及市場需求等因素後適當調整額度管理機制,甚至可能逐步取消額度管理。所以大家不必太過擔心額度夠不夠的問題。
相關報導
港交所:滬港通暫無時間表
有關部門評估過目前香港的政治和社會環境,覺得不適宜推動新的經濟合作計畫,於是“滬港通”可能不會在本月開通,甚至可能今年內都不可能。
(編輯:李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