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增訂國內銀行與大陸金融同業辦理「進口融資墊款業務」管理方式
![]() 資料更新時間:2014/06/19 看來金管會真的嚴格管控國內銀行對大陸地區風險上限,相較於08年金融風暴時期似乎還更嚴格。
有關銀行辦理「進口融資墊款業務」之管理方式及帳列會計項目乙案,請轉知會員銀行依說明辦理,請查照。
正本: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代表人李紀珠)(請轉知各會員銀行)
兩岸進口融資墊款 金管會盯
金管會盯上兩岸銀行合作的進口融資墊款業務,有銀行被金檢發現與大陸五大行往來額度不斷提高,等於沒有訂定額度控管風險機制,金管會發函銀行公會下令所有銀行務必嚴控額度,並單獨列項以利監控。 根據金管會資料,去年兩岸進出口外匯金額合計有777億美元,再度創下歷年新高紀錄。 大陸已是我國銀行最大債務國,金管會不僅宣示短期內不再提高銀行對大陸曝險上限,最近更盯上兩岸銀行合作的進口融資墊款業務。 官員表示,實務上,銀行跟大陸銀行做這項業務時,內部會訂額度控管,但有銀行被金檢發現,額度滿了之後又提董事會提高,不斷提高額度,等於沒有訂額度。 銀行業者表示,這項業務主要都是跟大陸五大行及股份制銀行,風險低,不需要擔心,但主管機關認為,不能因為是五大行就不做額度限制,還是要有風控機制。 由於進口融資墊款業務,屬於同業往來項目,為便利日後監控這項業務變化,金管會也要求須單獨列出一個項目,跟一般銀行同業拆借性質區分開來,並確實評估債權回收的可能性,提足備抵呆帳。 據了解,由於大陸銀行普遍缺乏外匯,或資金調度需求時,會跟台資銀行做這種進口融資墊款業務,前一陣子錢荒問題嚴重時做更多,現在錢荒稍緩,但外匯額度仍緊。 在缺乏外匯情況下,陸銀可能無法立即付款給台灣的押匯行。因此找上台灣的銀行,跟大陸銀行合作,先由台灣的銀行幫忙墊款給押匯行,之後陸銀再付款給台灣的銀行。 這樣的同業往來模式,不但解決陸銀外匯額度不足問題,廠商可以很快拿到現金,國內銀行則可賺取利息收入。
圖/經濟日報提供
|